移動式煤炭破碎機助力山西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
煤炭是山西的支柱產業,歷史最好時期的GDP、利潤和就業指標幾乎占到全省的“半壁江山”。山西煤炭經濟發展這么多年,為什么依然落后,今后移動式煤炭破碎機將助力山西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。
長久以來,煤炭一直都是我國能源的核心力,煤炭,是固體可燃性有機巖,別名黑色金子,可見其重要工業價值,經過系列的破碎加工后,可用于發電、冶金、生活、工業鍋爐、蒸汽機車、鋼鐵等諸多領域。山西省煤炭資源豐富,然而煤炭采掘業是典型的依賴大量廉價低素質勞動力的產業;于是大小煤老板們只需控制煤礦,就可以獲得大量利潤,而大量的重體力煤窯工們卻只能獲得很微薄的收入。于是這種經濟在帶來極大的收入差距外,亦衍生了大量腐敗。而山西煤作為一種資源價值極低,又使得這種處境雪上加霜:山西煤炭相比國外如澳大利亞煤品質較低,根本無法與其競爭;山西地形崎嶇交通不便,煤炭難以運輸;新技術的進步,使得工業生產中煤炭地位下降;煤炭作為戰略資源,國家對此有一定的強制性的規劃,政策上對山西不利;開采煤炭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,摧殘著人們健康,也使得山西勞動力的潛在經濟產出降低。
截至2015年底,山西省已發現的礦種達120種,其中有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63種。資源儲量居中國第一位的礦產有煤層氣、鋁土礦、耐火粘土、鎂礦、冶金用白云巖等5種。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主要礦產為煤、煤層氣、鋁土礦、鐵礦、金紅石等32種。其中,煤炭保有資源儲量2709.01億噸,占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17.3%,居全國第三;煤層氣剩余經濟可采儲量為2304.09億立方米,居全國第一;鋁土礦資源保有儲量15.27億噸(礦石量),居中國第一,占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32.44%;鐵礦保有資源儲量39.37億噸,居全國第八位;銅礦集中分布于山西省中條山區,保有資源儲量229.94萬噸(金屬量);金紅石保有資源儲量426.38萬噸,居全國第二位。煤、鋁土礦等沉積礦產分布廣泛,鐵礦、銅礦等重要礦產分布相對集中,但是重要金屬礦產貧礦多、富礦少,共伴生礦多、單一礦少。
移動式煤炭破碎機,是一種新型破碎機,綜合了匠心、創新、智能等多方面技術工藝,集合了大型、高產、節能、靈活、耐用、高效等全面化優勢,其突出特點便是機組一體化,在選煤加工廠現場可靈活移動、自由行走,讓現場作業更方便。
移動式煤炭破碎機由破碎、篩分、輸送、給料等四大模塊組成,可根據實際需要,自由設計各個模塊。其重點之一在“移動”二字,采用車載型移動方式,直接讓設備深入場地,無需現場安裝,減少占地、節約成本,給用戶看得見的便利。
移動式煤炭破碎機助力山西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
1、靈活組合,可“先碎后篩”,也可“先篩后碎”,形成獨立運行空間,使用靈活性更強,更適合選煤廠應用;2、作業直接、工作高效,每小時處理能力較一般碎煤機提升35%-40%;
3、可現場加工物料,無需遠程運輸,降低物料與工時消耗,空間占地面積小,節約成本資金,并提升場地駐扎靈活性;
4、節省能耗、克服低溫環境,且環保效果更佳,幾乎沒有粉塵、噪音等問題影響現場作業。
移動式煤炭破碎機,相當于一條完整的碎煤生產線,也可充當一個小型碎煤生產車間,對比固定生產線的繁雜基礎鋼架結構組合,及較大的占地面積,其基建投資成本會降低不少;另外,該設備本身的價格投資也會少于一條固定碎煤生產線15%-20%左右。因此,總的來說,移動式煤炭破碎機投資更小,更值得期待。